当前位置:

诚净严精以自律 风清气正是刚需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学习推广实施 《医师规》倡议书一周年有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英凯 编辑:王媛媛 2025-05-22 09:02:36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年前,在“全国科技工作者工作日”活动期间,中华中医药学会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职业行为,进一步弘扬‘大医精诚’精神”,于2024年5月21日向全体会员和各单位会员、分支机构、主办期刊发布了学习推广践行国医大师孙光荣订立的《医师规》的倡议书。同期,世界华人协会亦向全球华人医院、华人医生、华人同胞发布大力推广践行《医师规》倡议书和中英文版。《经济日报》发表了相关专题的评论员文章,《中国中医药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新华健康以及香港《文汇报》 《大公报》等境内外多家权威媒体先后发表了相关报道和评论,这犹如一声振聋发聩的号角,在中医药行业激荡起自省自律、砥砺前行的浪潮。“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也高度评价《医师规》为“新时代的‘大医精诚’”,倡议在业内推广学习并践行之。

回首这意义非凡的一年,中医药领域围绕《医师规》展开的学习与实践,不仅重塑着行业的精神内核,更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让“诚、净、严、精”的职业准则深入人心,让风清气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多个省市中医院所将《医师规》及其倡议书竖立于门诊大厅或悬挂于诊室,并有诸多单位将《医师规》纳入了拜师、入职和重要中医临床专业会议的仪式或议程,以及考核、评比标准,使《医师规》成了自省和监督的“警示牌”。

“诚”为根基 中医药从业者的立身之本

《医师规》将“诚”作为行医的首要准则,“诚”蕴含着医者的四重境界:一在于伦理之诚,着重强调对待患者的诚恳、诚实、诚信之“三诚”态度;二在于医术之诚,着重强调辨证施治的纯粹性,在结合现代科技的客观条件下,依旧需坚守中医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的体系;三在于学术之诚,尤其注重在新兴技术繁荣的当下,保持独立思考、客观研学的态度;四在于生命之诚,无论是行医、处方、用药、治学、求真、待人,都永远对生命保持尊重、对自然规律保持敬畏。

过去一年中,众多中医药从业者以身作则诠释了“诚”的四重境界。面对患者,他们耐心倾听病情,如实告知诊疗方案与预期效果,既不夸大疗效、也不隐瞒风险,凭借真诚赢得患者信任;在学术研究中,他们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坚决抵制数据造假与抄袭剽窃,以严谨态度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创新。这种对于“诚”的坚守,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患者心中的信任度,为全行业提供了正向发展的原动力。

“净”化身心专注于岐黄之道的必要前提

中医药学体系庞大、内涵丰富,需要从业者心无旁骛地钻研探索,而《医师规》所倡导的净化思想和远离功利诱惑的要求,正是使中医药人能专注于医道的必要前提。过去一年,行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抵制医疗腐败、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诸多中医院所积极破除“以药养医”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行业建立了有效规范以抵制学术论文抄袭等科研腐败;医药卫生系统中诊疗流程透明化的尝试也在积极实践中。

“严”守规范:保障医疗质量的生命线

《医师规》对医师的诊疗规范、技术操作等制定了严格标准,这是保障患者健康的核心所在。过去一年,各地进一步开展临床技能培训与能力审核工作,通过模拟诊疗、技能竞赛等方式,督促医师重温并牢记临床的诸多规范流程。除诊疗流程与医技的规范化以外,规范用药剂量、注重病案与医案书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成为当前各中医院所重点把握的提升方向。《医师规》中规定的严格自我要求与行业监管的标准,对于降低医疗差错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起到了显著作用,也使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在规范化操作中真正体现了应有的水平

“精”益求精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核心动力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医师规》鼓励中医药人追求精湛医术,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过去一年,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背景下,许多中医药诊疗模型应时而生,诸多经典古籍系统化地迈入了AI时代;“本地化部署”“AI大模型”成为各地中医院所活跃的“热搜词”,让中医药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从竹书汉简到数字化时代,改变的是记录岐黄之术的载体,不变的是中医药坚守的辨证论治思维核心,以及中医药人对于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是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需求。学习、推广、实施《医师规》的倡议书发布一年来,行业风气明显改善,从业者自律意识显著增强,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然而,自律建设没有终点,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构建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人的坚守与传承。中医药人应继续以《医师规》为指引,将“诚、净、严、精”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将“诚、净、严、精”的理念结合个人价值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行动,共同守护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迈向新高度,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 孙英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英凯

编辑:王媛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