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漫话中医 | “痔”在调理 中医教您如何“平复”难言之隐

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王媛媛 2025-06-23 17:46:5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常见的肛周疾病,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

图片

痔疮的基本病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湿热下注,瘀阻魄门;二是气血不畅,瘀血阻络;三是中气不足,失于固摄。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饮酒无度,易致湿热内生;久坐久立、负重过度、便秘腹泻;易致气滞血瘀,年老体衰、妊娠分娩、气血不足;易致中气下陷。故痔疮常有排便不畅、便时带血等症状,严重可致内痔脱出,不能还纳。

图片

图片

饮食调理

黑木耳柿饼汤

取黑木耳5克、柿饼30克。锅中放入黑木耳和柿饼,加水煮至烂熟。可益气滋阴、祛瘀止血。

马齿苋粥

取粳米60克、马齿苋60克,加水煮开。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金针菜糖水

取金针菜10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连服数天,可清热利尿、养血平肝。

穴位艾灸

孔最穴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7寸,偏大拇指侧。艾灸可调气行瘀、活血止血。

长强穴

位于尾骨端与肛门的连线中点处。艾灸可宁神镇痉、通便消痔。

承山穴

位于腘窝与后跟腱连线中点凹陷处。艾灸可理气散滞、消炎止痛、改善便秘。

生活调适

撮谷道

俗语云:日撮谷道一百遍,消除疾病又延年。“撮谷道”即收缩上提肛门,常做可以活血化瘀、升提阳气、通经活络。

培养好习惯

排便时不使用手机,专注排便,缩短大便时间,避免因增加肛门血管压力而诱发或加重痔疮。如厕后,应认真擦拭,保持肛门清洁与干燥。

图片

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王媛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