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专家黎志清立冬支招:养生重在“四藏”,健康过寒冬

来源:红网 作者:何翼 编辑:李香枝 2025-11-07 12:02:4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通讯员 何翼)倏忽秋尽,今又立冬。随着冬季的正式来临,自然万物逐渐进入休养与收藏的状态,人体养生也迎来关键的转换期。谷医堂中医互联网医院黎志清医生指出,立冬后的养生核心在于顺应自然界“阳藏阴盛”的特点,从秋“收”平稳过渡到冬“藏”,具体应围绕藏“身”、藏“阳”、藏“精”、藏“神”四个方面展开。

藏“身”:避寒就温,护卫体表

黎志清医生表示,藏“身”首先在于加强物理保暖,避免寒邪侵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容易侵犯人体的卫外表象,如皮肤、肌肉等。”立冬后气温骤降,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可能引发感冒、关节疼痛及脾胃不适。

他建议,日常起居应注重“避寒就温”。外出时及时添衣,尤其保护头部、颈部、背部、腰腹及关节等阳气汇聚或薄弱部位。夜间睡眠宜关好门窗,避免寒气入侵。此外,提倡温水洗漱,睡前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驱寒助眠。

藏“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冬季与人体肾脏功能相应,肾主藏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藏‘阳’,即涵养体内阳气,为来年春季的生发蓄积能量。”黎志清医生强调。

在作息方面,可遵循《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早睡有助于养护阳气,晚起可避开清晨严寒。饮食上可适当摄入温补类食物,如羊肉、牛肉、韭菜、生姜、大枣、桂圆等,以温阳散寒。但需注意温补适度,避免辛辣燥热引发内火。对于阳虚体质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扶助阳气。

藏“精”:补肾填精,饮食为要

“精”是构成人体与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冬季是藏精补肾的关键时期。黎志清医生指出:“肾精充足,来年才能精力充沛、身体强健。若冬季耗散过度,易致春季生长之力不足。”

饮食方面,可多摄入黑芝麻、黑豆、核桃、枸杞、山药、板栗、海参等具有补肾益精作用的食物。注意饮食多样与均衡,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冬季进补可选用药食同源的汤粥,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山药排骨汤等,但需“因人而异”,体质偏热或患病者应咨询医师。此外,节制房事也是冬季藏精的重要环节。

藏“神”:恬淡安静,精神内守

立冬养生不仅在于养形,更在于养神。黎志清医生指出:“冬季万物萧瑟,日照减少,情绪易受影响,出现低落、抑郁等倾向。因此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恬淡。”

他建议,避免大喜大悲,尽量维持心态平和。可选择阅读、听音乐、书法、冥想等安静活动怡情养性。天气晴好时适度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助于振奋阳气、舒畅心情。充足睡眠对安神定志同样关键。

黎志清医生总结:“立冬养生,‘四藏’是核心——藏身以防寒,藏阳以固本,藏精以储能,藏神以安内。顺应自然规律,落实这四点,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冬季常见病,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何翼

编辑:李香枝

本文链接:https://zyy.rednet.cn/content/646955/99/154134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