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香枝 长沙报道
近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长沙市委员会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社会医学部副主任、民革长沙市二轻系统支部主委潘静凭借突出的党务工作与履职成效,入选民革长沙市70人表彰名单,并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其带领的民革长沙市二轻系统支部,也以扎实的成绩连续 7 年蝉联 “优秀基层支部”。

潘静。
一脉相承 黄埔精神照初心
“黄埔军校石墙上的外公名录,是我与民革结缘的最初印记。”潘静的外公陈士佩作为黄埔六期骑兵科学员,跨世纪的家国情怀在她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2012 年,这份血脉传承的使命感指引她加入民革,开启了十三年的初心之旅。

潘静在广州黄埔军校门口石碑上找到外公陈士佩的名字。
从聆听长辈讲述长沙民革推动和平解放、投身城市建设的峥嵘岁月,到亲手整理支部档案中老党员的履职笔记,潘静深刻领悟到:“民革精神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代代相传的责任担当。”
双岗建功 医者担当映初心
作为医务工作者与民革党员,潘静始终践行“双岗建功”理念。2020年疫情期间,她坚守抗疫一线,获评“民革长沙市抗疫先进个人”;同年当选长沙市人大代表后,她聚焦民生痛点,深入调研失能老人医疗养护难题,提出《关于加强医院陪护行业监管的建议》并推动落实。2023年,她连续提交三篇关于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均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彰显了民革党员“为民发声”的履职担当。

潘静代表参加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视角与民革参政议政的职责,在我身上形成了共振。”潘静表示,“将临床实践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转化为政策建议,是责任,也是使命。”
为民发声 提案落地解民忧
在医院管理岗位上,潘静深耕26年,从护理一线到职能部门,始终以“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医联体建设”为重心。她巧妙融合医疗专业与民革党务,带领支部围绕健康长沙建设开展义诊、科普活动,既拓展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为民革事业注入专业力量。

潘静在2025 年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骨干培训班上发言。
面对未来,她提出三大工作方向:构建社会医学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打造健康服务网络、推动互联网医疗创新。“社会医学部是连接医院与社会的桥梁,我们要让医疗服务更人性化、更高效。”潘静说。
此次表彰,不仅是对潘静同志个人努力与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支持职工全面发展、积极投身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动体现。从黄埔后裔到民革中坚,从临床护士到人大代表,潘静用十三年的坚守,书写了一脉相承的信仰与新时代参政党的担当。展望未来,她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与长沙民革同行,为下一个辉煌七十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香枝
编辑:王媛媛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