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内涵式建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文明 编辑:丁洵 2024-05-30 16:31:39
时刻新闻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公立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是公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公立中医医院内涵式发展新模式,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应有之义。

强化优势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临床的主阵地在于优势专科,建设中医优势专科是提升中医医院临床服务能力的根基,是推动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抓手,是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建设中医优势专科,一是立足服务,聚焦人民健康需求。重点推进骨伤、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科等专科建设。围绕“一老一小”民生关切,强化中医医院儿科、老年病科建设。加大治未病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突出引领,强化优势专科集群建设,主要包括以省级中医医院骨伤、妇科、肿瘤、肛肠等重点专科为龙头、专科综合能力较强的市县中医医院为骨干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三是突出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聚焦中医药特色和疗效优势,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大力推广各专科中医特色技术,不断拓宽和创新中医特色疗法,因地制宜推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让老百姓有更多的中医药获得感。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人才是推进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湖南立足全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实际,遵循中医药人才发展基本规律,健全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高素质湖湘中医药人才队伍。当前,首先应进一步畅通人才培养渠道,探索“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的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依托省内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传承研修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加强中医药经典教学与研修,聘请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传经布道、收徒授业。其次是优化人才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有效政策,切实加强医教协同,推进落实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设立省级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遴选培养10名领军人才、100名学科带头人、500名骨干人才、3000名基层适宜技术人才。再次是强化基层保障,持续扩大中医药基层人才供给。通过持续开展定向生培养、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等人才项目,大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十四五”以来,我省已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4400余人,为全省40个脱贫地区累计培养中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482人。

强化科研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先机。着力建好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我省支持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5个单位建设了“中医中风病重点研究室”等科研平台;支持湖南中医药大学等10个单位建设“中西医结合防治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共16个。下一步要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基础和内涵建设,力争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落户湖南。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突出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中药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防治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攻关,推进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重大疑难疾病和慢性病、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推进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协调发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通过整合建设医卫、医保、医药、医德、医风、医教研“六医联动”智能化信息平台,构建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中医药综合信息统计系统,实施“数据要素×医疗健康”行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中医药系统的乘数效应。优化中医药服务监管,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推进湖南中医药工作。

(作者系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省委党校第107期厅干班学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文明

编辑:丁洵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