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气时病五十二方》第四十三周:痔

来源:《节气时病五十二方》 编辑:王媛媛 2025-11-18 08:33:00
时刻新闻
—分享—

痔.png

节气.jpg

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将时令节气和不同体质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指明方向。出现不适请您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1、本周历法解析

【2025年11月24日——2025年11月30日】

图片

本周节气:

小雪节气第一、二候。小雪第一候虹藏不见,第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不交,万物沉寂。

运气分析:

本周处于乙巳年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阳相火,岁运是金运不及,受五运六气的影响寒气强盛,体感冷湿,日常饮食易偏好温燥的食物。

本周病症:痔(湿热下注,侧重湿)。

病证分析:

进入小雪,许多人有进补鸡肉、牛肉、羊肉的习惯,饮食温燥、不节制,过多食用肥腻厚味,或大量饮用烈酒,嗜食辛辣之品,加之客气相的扰动,致使燥热或湿热内生,下迫大肠,经络阻滞,邪热与瘀血结滞郁积而成痔,且易出现痔疮出血。平素有长期的便秘(如厕不专心)、久坐不动、长期卧床等诸多不良习惯者出现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中医学有关辨识

同第 3 周痔(湿热下注,侧重热)的“二、中医学有关辨识”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临床时要注意分清证候,中医辨证分类中的证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还有可能在同一患者的病程中先后出现。本周重点提醒湿热下注型,其中湿更明显,因此更容易发为混合痔,治疗应清热利湿,侧重祛湿。

3、调养与防治常规建议

本周高发的痔属于湿热下注,但侧重于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防治。

1.起居调养

减少、避免不良如厕习惯(如厕的时候读书、看报或者玩手机延长排便时间),以及久坐久卧。现代医学认为,长时间久坐久站会导致腹部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循环受到阻碍,直肠静脉丛容易发生曲张,导致血液淤积,形成静脉团;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其中的“伤肉”其实是伤脾,脾虚生湿,久则气滞血瘀,瘀阻魄门,形成痔。

2.饮食调养

饮食清淡、规律。日常饮食可以增加根茎类食物(土豆、红薯、花生等)的食用,有助于健脾祛湿;适当补充粗纤维食物,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注意少吃温燥辛辣刺激的食物,冬季牛羊肉尤甚。饮食过多过饱,喜食肥腻食物,或大量饮酒,吃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易生湿热,积于肛门,影响肛门气血的运行,不通则痛。

3.情志调养

中医重视七情致病,如过喜伤心、过怒伤肝等。保持情绪平和,心情调达,百病皆无。若情志不畅,则气机阻滞,会导致肠络受损,结集成块诱发痔

4.中成药建议

内服槐角丸,其功效为清肠疏风、凉血止血。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其功效为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祛腐生肌,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痔。

5.穴位建议

每晚 9 点左右,点按长强穴、承山穴和足三里穴,每个穴位各 5 分钟。

4、现代医学的认识

同第 3 周痔(湿热下注,侧重热)的“四、现代医学的认识”的内容。

来源:《节气时病五十二方》

编辑:王媛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