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气时病五十二方》第四十周:口疮

来源:《节气时病五十二方》 编辑:王媛媛 2025-10-28 09:29:10
时刻新闻
—分享—


口疮.png

节气.jpg

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将时令节气和不同体质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指明方向。出现不适请您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1.本周历法解析

【2025年11月3日——2025年11月9日】

图片

本周节气:

霜降节气第三候、立冬节气第一候。霜降第三候蛰虫咸俯,萧瑟深秋,“霜降不生芽”,地荒且气温下降,虫类缺少食物来源与适宜的生存环境,蛰藏起来;立冬第一候水始冰,立冬通常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节,民俗谚语有“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的说法,可见一斑。

运气分析:

本周处于乙巳年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阴湿土,岁运是金运不及,主运少金、客运太火。因为节气原因,天气愈发寒冷,金气降敛,此时为凉燥,凉燥外束,受客运太火影响,天气中水气逐渐不足。

本周病症:口疮(心脾积热、脾肾阳虚)。

病证分析:

脾开窍于口,脾能健运,脾气升清,则口唇得到濡养。受五运六气影响,本周由于天气转凉,凉燥外束,此时中焦脾胃如果因进补而瘀阻,脾不升清郁而化火,加之客运太火,清窍失养,易表现为口腔溃疡等上火的症状。平素喜食辛辣、喜用补品(阿胶、人参、大枣、枸杞子等)者尤须注意。

2.中医学有关辨识

同第 21 周口疮(心脾积热)的“二、中医学有关辨识”的内容。

3.调养与防治常规建议

本周高发的口疮属于心脾积热、脾肾阳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防治。

1.饮食调养

清淡、规律饮食,注意营养的均衡。此时适合适当多饮用酸梅汤,既能顺应秋天金气降敛之性,又能润燥养阴。酸梅汤适宜秋季饮用以滋燥、收敛,长夏之时暑湿较盛,饮用酸梅汤可能使湿气留恋,不是最适宜的饮用季节。此外,此时应忌食生冷寒凉、黏腻的滋补品与辛辣刺激食物,生冷寒凉之品更伤中焦阳气;黏腻的滋补品有碍脾胃运化,不利于脾气升清,会加重瘀阻;中焦没有恢复通畅,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更容易郁而化热,从而加重口腔溃疡。

2.情志调养

注意调畅情志,中医认为怒、喜、思、悲、恐为五志,五志过极皆能化火,蕴积心脾,火热上蒸于口,则可导致口舌肉腐而溃。口疮提示火炎于上,上扰心神则容易心烦气躁,此时更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3.起居调养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过劳伤神,长期熬夜则伤阴,阴虚则相火无制,上炎口舌,发为口疮。劳心伤神、睡眠不佳者可尝试将工作区域与休息区域区分开,为自己营造“免打扰”的休息氛围。此外,平素应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睡前 3 个小时内尽量不进食,睡前刷牙、清洁口腔。

4.运动调养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规律运动。此时可顺应秋季降敛的特性,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增加有氧运动、减少无氧运动,尤其注意避免夜跑、夜间剧烈运动。

5.中药代茶饮建议

甘草、乌梅适量,煎煮代茶饮。

6.穴位建议

内庭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每日按揉 15 分钟,以酸胀为度。

4.现代医学的认识

同第 21 周口疮(心脾积热)的“四、现代医学的认识”的内容。

来源:《节气时病五十二方》

编辑:王媛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