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3日讯(通讯员 肖深根 陈阳峰 韩志超)据湖南省气象台预报,从3月2日20时起,湖南气温将迎来“垮塌式”骤降温寒潮天气,并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雨夹雪或冻雨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此后进入较长时期阴雨湿冷天气。此时正值药园中药材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结合湖南历年此时“连续晴天少、降雨雷暴多、阴雨湿冷持续时间长、低温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的气候特点与春耕农忙劳务用工紧张的关键时期,省农业农村厅特提供以下技术指导意见供参考。
提前做好药园防护应急预案。及时关注骤降温寒潮天气预警预报,提前做好防护应急预案。要提前进行春季清园,及时清理药园冬季残枝枯叶;及时疏通并加固基地配套沟渠与道路系统,开挖围沟、腰沟、畦沟等排水沟,保证田间排水畅通;及时对药园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设施进行检修与加固,放下并压实设施覆盖顶膜与四周裙膜;可通过加强地表覆盖或搭建临时性保护设施重点加强对刚播种地块进行预防性保护;对已萌芽的易受冻药材植株,可进行浮面覆盖预防保护;对已准备的播种栽植计划视天气情况延迟进行。
及时检查药园受冻情况并查苗补蔸。气温回升是检查药园药材是否受冻以及受冻严重程度的关键节点,抓紧在气温回升晴好天气,尽早下地检查。可用枝剪对药材地上部分不同层级枝条进行分级试剪的方式,检查切口横截面,判断枝条是否受冻以及受冻程度;可用锄头或小栽锄大田抽样挖取药材地下根茎,检查药材地下部分是否受冻以及受冻程度。对于受冻药材,特别是先年秋播秋栽药材,要根据受冻情况,及时查苗补蔸,防止缺苗。补蔸可根据不同药材的冻害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冻害较轻的,可原穴补播补栽;或利用分株、分蘖、分球等方法进行补蔸。对于冻害较严重的,可利用育苗床育苗进行补苗;对于冻害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进行翻土重播重栽。要抢在萌芽(伤流)期前,选择晴好天气,尽早对药园乔木、灌木、藤本类药材进行一次春季补剪。补剪时,首先应将植株明显坏死枝条剪除,以轻剪为主,剪口剪到明显坏死处即可。剩余枝条可以根据受冻情况,结合整形要求,进行适度修剪。对于幼年植株的修剪,还要注意培育树冠。对于全株冻害严重的,可采用重剪,进行更新复壮。
尽早翻耕整地备春播春栽。为不耽误因骤降温寒潮导致的药园春播春栽农时,特别是防止春耕期间因农忙导致的用工紧张以及因湖南早春雨水多晴天少导致的地湿难以下种等情况发生,建议在气温回升后或气温波动期间,抢晴天翻耕整地,施足底肥,有条件的可以覆盖地膜或用旧薄膜及其他覆盖物进行简易避雨覆盖备用。规模大的基地更是要尽早招聘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抢晴好天气,全速开工,提前整好地块,备春播春栽用。要做到“宁可地等苗,而不可苗等地”。要提前将所需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基质培养土、地膜架材等春耕农资备足备够,要及时检查生产用的种子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储藏完好,并及时将生产所用农机农具采购或修补好。
集约化育苗抢种抢栽。为抢赶农时,应优选基地专用育苗区,有条件的可选用或加建相应的大棚、小拱棚等育苗保护地设施,利用设施内小气候适宜的育苗环境,进行集约化育苗,尽快培育壮苗。湖南春季雨水多,春无三日晴。生产者应在气温稳定回升后,抢晴天及时进行大田播种、定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倒苗、死蔸等问题。如遇长期阴雨无法下种或幼苗苗龄过大必须定植时,可在雨停后或阴天土湿时,通过定植穴撒施干土或基质进行抢播抢栽。播种定植后应及时检查大田出苗率与成活率,对缺蔸死苗的,要及时补播补栽。
多措齐发加强药园春季管理。对于先年秋播秋栽与留地越冬的药材,要抢抓气温回升后晴好天气,在土壤较干时,浅中耕一次,并结合中耕,追施一次速效性提苗肥,以促春发。同时,根据“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药园杂草。对于春播春栽药材,可利用稻草、茅草、地膜等地表覆盖进行保温促春发。湖南早春季节,常常易出现倒春寒异常低温天气,一旦遇到倒春寒低温天气,对于育苗地块,可采用双层小拱棚薄膜覆盖或大棚套小拱棚或外盖草帘等多层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有条件的可采取加温电热线或其他保温加温措施进行人工保温加温,确保幼苗不受冻害;对于大田生产的,可通过延迟播种、干籽直播、大苗定植等多种措施防止倒春寒冻害影响。
来源:红网
作者:肖深根 陈阳峰 韩志超
编辑:李丽璇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