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9日讯(通讯员 张皇婷)国庆、中秋长假,大家或游历山河,或与亲友团聚,在欢乐惬意中度过。可假期结束,不少人却陷入“节后综合征”的困扰,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纷纷找上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生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不适都能找到根源,且有相应的调理之法。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指在节日假期结束后出现的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可能会出现。
主要表现为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肠道反应、神经性庆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节后健脾食养良方
中医认为,“节后综合征”的出现,多与假期生活失序,致使人体气血、脏腑平衡被打破有关。
就拿脾胃来说,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假期里胡吃海塞、饮食不规律,极易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成不足,人就会没精神、食欲差。此时,可通过饮食来健脾和胃。
小米粥:软糯温和,能补益脾胃;
山药:药食同源,可健脾益气;
南瓜:富含果胶,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日常烹饪时,也可适当加入茯苓、白术等健脾中药,熬粥或煲汤,辅助调理脾胃。
疏肝解滞醒脑
还有不少人节后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与假期长期处于松弛状态,突然切换到紧张的工作、学习模式,导致气机郁滞有关。
中医有“疏肝理气”的治法,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按摩此穴,能疏解肝经郁滞之气。
同时,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也能调畅气机,促进气血流通,让头脑重新变得清晰敏锐。
当然,除了上述方法,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如拔罐、推拿等,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假期浊气”,恢复平衡。
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从脾胃、阴阳、气机等方面综合调理,就能有效化解“节后综合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节后的生活与工作中。
来源:红网
作者:张皇婷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