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马琴 万清文 成都报道
在介入治疗领域,特别是肿瘤微创方向,成都寰亚医院的白星医生以其精湛医术和温暖情怀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从医三十载,他始终坚守“治疗与关怀并重”的信念,用微创技术为无数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微创技术突破,点燃晚期肿瘤患者希望
白星医生深研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覆盖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领域,在肺癌、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上经验丰富,同时对复杂血管畸形、血管瘤、骨关节病变、癌痛及子宫肌瘤等疾病亦有成熟的介入解决方案。
尤为可贵的是,他积极践行安宁缓和医疗理念,通过微创技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升终末期病患的生活质量。一位58岁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因剧烈癌痛一度丧失生活信心。白星医生运用自主研发的腹腔神经丛毁损术(一种能精准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的微创技术,已获国家专利),在CT引导下完成精准穿刺阻滞,使患者疼痛评分从9分降至2分。结合动脉灌注化疗,肿瘤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创新疗法让患者实现了高质量的“无痛生存”,至今已平安度过16个月。
在复杂病例处理上,白星医生同样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一位28岁的颌面部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均因手术风险过高而未获根治。他创新采用双重入路栓塞技术,经股动脉与经皮穿刺联合介入,分三次完成畸形血管团彻底栓塞,使患者面部膨隆完全消退,且无任何神经损伤并发症。
学科体系建设,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
白星医生深知学科建设对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性。早年在河南科技大学执教11年的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担任某三甲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期间,他牵头创建了国家级无痛病房(2007年)和国家级肿瘤多学科诊疗平台(2017年),这些系统性的学科建设使无数患者受益于规范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白星医生在手术中。
一位卵巢癌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在传统化疗均已耐药的情况下,白星医生为其施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腹膜后淋巴结介入消融的“双路径”疗法,并同步使用个体化药物筛选方案。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盆腔病灶基本消失,现已重返工作岗位。这个成功案例正是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科研临床并重,践行医学人文关怀
凭借在河南积累的深厚专业底蕴,白星医生近期将他的技术和理念带到了成都寰亚医院。他曾担任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疼痛康复委员会常委、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多个重要学术职务,这些经历不仅体现了同行对其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推动了区域医疗技术的协同发展。

白星正在为公众进行科普宣传。
他发表的十余篇国家级论文和获得的国家级发明专利,都直接服务于临床需求,推动着介入技术的持续革新。其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技术精英”等称号,正是对其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最好印证。
然而,对白星医生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见证患者重获新生。他常说:“医学不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这种理念使他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在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方面,他通过微创技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真正践行了生命关怀的医学宗旨。
三十年来,白星医生以微创技术延伸生命长度,以人文关怀拓展生命宽度。在肿瘤治疗这条漫长征途上,他既是技术的探索者,也是温暖的守护者。他的行医之路证明,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彰显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马琴 万清文
编辑:李香枝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