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8日讯(通讯员 何翼)立秋时节,暑气未退,“秋老虎”来袭,天气燥热,易引发口干咽燥、干咳少痰、便秘、困倦乏力、甚至感冒等多种健康问题。谷医堂中医互联网医院黎志清强调,立秋养生关键在于顺应天时,注重“收”敛神气与“润”燥养阴。
在起居方面,立秋后应早卧早起,顺应阳气收敛,保障睡眠,尽量10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阴津。晨起可适当活动,助肺气宣发。使用空调要适度,避免长时间低温直吹,重点防“阴暑”,注意腹部、颈背、关节保暖,防止贪凉。夜间入睡后,建议调高温度或定时关闭空调。
饮食上,应减少葱、姜等辛辣发散之品,以防加重秋燥。适当食用苹果、葡萄等酸味水果,有助收敛肺气,生津养阴。同时避免过度进食寒凉瓜果,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泻。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茯苓、芡实、白扁豆等。
运动方面,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瑜伽等节奏和缓的运动,避免在烈日高温下剧烈运动导致大汗伤津。运动时间以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为佳。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切勿豪饮冰水。
情志上,要以“收”为要,保持心境宁静。主动调适心情,可多听舒缓音乐,参与书法绘画等怡情养性的活动,或登高望远以开阔胸襟,保持内心宁静、神志安宁、情绪乐观。
润燥养肺食疗推荐:银耳莲子羹(银耳滋阴润肺,莲子补脾安神)、百合雪梨汤(百合清心润肺,雪梨生津化痰)、山药小米粥(山药健脾益肺,小米和中安神)、芝麻核桃粥(滋养肝肾,润肠通燥)、蜂蜜柠檬水(润燥生津)、麦冬玉竹茶(滋阴润肺)、乌梅冰糖饮(生津止渴)。
黎志清提醒,立秋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收敛神气,润养身心,才能安然迎接金秋。
来源:红网
作者:何翼
编辑:代宏婷 实习生 黎晟红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