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医疗模式正由传统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转型,随着人民整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保健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中式养生茶饮、中式养生食谱等众多基于药食同源的药膳与食疗方法逐渐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与青睐。
药食同源核心思想是某些物质既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也可以作为药材使用,这一过程涉及药食同源物质与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影响人体内部环境,特别是肠道菌群,来发挥其健康效益。
谷医堂旗下华务星辰医学检验实验室副主任医师陈卫介绍,药食同源物质与肠道菌群二者之间不是单向关系,而是双向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药食同源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平衡,影响其代谢活动,进而作用于肠道细胞功能,也体现在肠道菌群通过代谢转化药食同源物质,影响其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共同参与维护健康和调节疾病治疗过程。
药食同源物质对肠道菌群的作用
药食同源物质中含有的多糖、多酚、挥发油、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都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这些生物活性成分不仅为肠道菌群提供营养,还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例如,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在肠道中被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其代谢产物可以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利于肠道微环境的健康。
另外,药食同源物质也可以通过肠道菌群来源的代谢酶进行生物转化,产生具有更高生物利用度的活性代谢物,进而发挥药理作用。如栀子豉汤中的栀子苷可以被真杆菌属(如粘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分解,转化为京尼平等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随后可能发挥抗抑郁等药理作用。
此外,药食同源物质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细胞、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纠正肠道炎症因子分泌紊乱等方式增强肠道免疫,改善肠道炎症,恢复人体健康。
肠道菌群对药食同源物质的作用
同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在不同个体间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受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不仅参与消化过程,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还参与了药物和食物成分的代谢,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效果。例如,肠内不同的菌群含不同的代谢酶,可通过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方式对黄芪的多种成分进行代谢转化,再被人体吸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肠道菌群还会分泌出一些酶,这些酶能够改变这些天然材料的结构。一旦结构被改变了,这些天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也会跟着变化,这样的变化能让它们在身体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某些肠道菌群如拟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普氏菌、梭杆菌,可以代谢人参皂苷并产生具有促进健康作用和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新化合物。那么,有些肠道内双歧杆菌含量较高的人,对他们来说,吃人参的效果可能更显著。
陈卫医生提到,“预防保健”时代,个性化健康管理成为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关键钥匙。药食同源物质与肠道菌群之间有着奇妙的联系,将这两者巧妙结合,有利于让健康管理变得精准高效。其中非侵入式的肠道菌群健康检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根据检测结果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选择富含特定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的药食同源食物,还能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菌群变化,帮助监测诊疗效果和疾病进展。与此同时,在整个肠道健康管理过程中,融入中医食疗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肠道菌群平衡,实现个性化的肠道健康管理。(通讯员 瞿嫦虹)
来源:红网
作者:瞿嫦虹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