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5日,正式进入三伏天,这也意味着到了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天气到了,但此时也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像数智慧中医温馨提示:这些三伏天养生知识用起来吧!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是对“三伏天”起居养生的阐释。“伏”是潜伏、藏伏,应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规避暑湿之气。
三伏养生要点①:饮食清淡
三伏天的饮食原则宜:以清淡为主,适量食用水果,忌过度贪凉饮冷。对于虚寒体质的人,像数智慧中医建议在日常饮食之中加入一些辛温散寒的生姜、大蒜、紫苏、胡椒等,借助佐料的温热之性祛除体内寒气,也可用黄芪、党参等煲汤,以健脾益气助阳生。
三伏养生要点②:及时补充水分
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因为当有口渴的感觉时,其实身体已经开始失水。这时,需要少量多次地饮水以补充身体的水分。像数智慧中医建议每天至少喝水1.8-2.0升,补水可选择温热的白开水或淡茶水,有条件时,可选择饮用一些清热解暑的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等。不要把冷饮、凉食作为解暑降温之用,否则易损伤脾胃,耗伤阳气,引起胃痛、怕冷等不适。此外,在这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分别是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当出汗过多时,可以饮用淡盐水来补充电解质。如果身体失去了过多的体液,或者出现了头晕、虚弱、疲劳等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也可以口服补液盐。
三伏养生要点③: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中说,“夏三月,晚睡早起,无厌于日”。三伏天,乃是一年当中暑气最盛的时节,起居上要重视睡子午觉。子时:是指23~1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属于肝经循行的时间。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时:是指11~13点,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中医认为,阴阳乃一身元气之根本,睡好子午觉,不仅可以缓解一日工作的疲劳,还可以更好地调补阴阳、充养元气,为躯体一日之“忙”做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适宜的晚睡早起,其所指晚上入睡时间不应超过23点,否则,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肝脏在夜间的“解毒”工作。
三伏养生要点④:慢运动
三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锻炼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和缓的运动。运动时间要避开烈日高温,可选择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的时段,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如慢跑、散步;也可选择动作和缓有力、呼吸自然和畅、意念内守的八段锦、太极拳,既练形又养神。
三伏养生要点⑤: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因此可借自然“温”“热”之力,通过穴位敷贴、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温补阳气、利湿散寒、疏经通络,调动人体免疫功能,以减轻风寒之邪在冬季发作的症状和病情。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怕冷怕风、易感冒、虚寒体质以及类风湿性、风湿性关节炎、失眠、夜尿等,均可在此时针对性调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这些“冬病”症状减轻或消失。(通讯员 李松涛)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松涛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