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中医药标准体系是衡量中医药学科成熟度、规范中医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实现规范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形成了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以及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标准体系格局,其体系涵盖中医药名词术语、中药质量及其生产、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医政管理等标准内容,初步实现中医医疗、保健、科教、文化、产业等多领域覆盖。当前,湖南省中医药标准体系尚有不足。因此,应积极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明确中医药标准内容、准入规则和制度,规范中医药技术和服务,健全湖南省中医药标准体系,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健全现代中医标准体系,规范中医医疗服务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要建立健全湖南省现代中医标准体系,制定系列预防、治疗、康复指南或共识,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围绕肿瘤、脑病、心血管、老年病、骨伤等优势病种,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深度学习、声音识别、信息化系统、高性能传感器等技术,创新迭代“望、闻、问、切”中医辨证技术,制定系列中医医疗技术标准和临床循证实践指南。加强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探索建立一体化中医健康管理规范。制定规范的中医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推进“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服务行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构建中药全产业链标准,促进中药产业提质增效
湖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产业链完备,要完善湖南省中药产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加快中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通过系统分析,梳理湖南省中药标准体系现存状况和标准需求,明确标准体系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有目的、有规划地做好标准体系建设。遵循产地适宜性原则,推进湖南省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种植养殖、产地加工以及药材质量控制等标准的制定,提高药材品质,打造以“湘九味”为核心的“湘”字号品牌药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基于尊重市场原则制定湘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基于临床调配、煎煮和疗效基础制定湘产中药饮片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推动湖南省药材的优质优价。
加快推动标准体系完善,科学评价标准效果
标准体系实施和推广是中医药标准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核心环节。建议成立湖南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全省中医药标准组织管理,规范中医药标准制定、实施、监督等活动,确保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程序的规范、严谨、高效。要健全中医药标准推广实施反馈机制,构建科学的标准效果评估体系,配套相应的执行反馈机制,确保各项标准得以有效地执行。建立覆盖全省中医药机构的省级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信息平台,提供标准建设动态信息、标准化知识宣传、制修订标准实施效果反馈等内容,以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促进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人员培训、标准实施反馈工作。
积极制定ISO国际标准,深化全球合作对话
ISO国际标准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更是湖南省中药材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中药材品质互认互通的重要凭证。目前,湖南省已发布青风藤、茯苓两项ISO国际标准,正在制定吴茱萸、黄精、厚朴等ISO国际标准,但还远远满足不了湖南省中药材“出海”需求。加强中药材标准研究,促进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ISO/TC249平台建立湖南道地药材ISO国际标准体系,主导“湘九味”药材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湘产中药材走入国际市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成药的研究水平和质量标准水平,强化中成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重视重金属和微生物监测,制定湖南省中药大品种国际标准,推进湖南省中成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升湖南省中药标准研究科技创新水平,鼓励中药企业与中医药科研机构强强联手,提升湖南省中医药标准在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进湖南省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
(作者:张水寒 凌佳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水寒 凌佳
编辑:丁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