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汤红英 长沙报道
近日,宁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听神经鞘瘤患者实施高难度肿瘤切除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同时成功保留了患者的面神经功能。
三年忽视,5厘米肿瘤压迫脑干险致瘫痪
56岁的高先生早在3年前就出现左侧听力下降,伴有轻微面瘫等症状,但他未予重视。直到近日,左耳听力完全丧失,并出现头晕、面瘫、走路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这才前往宁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接诊的何昌医师立即为高先生安排了详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左侧桥小脑角区域长有5cm*3.6cm的大型听神经鞘瘤。大神经外科副主任文帅主任医师介绍,听神经鞘瘤根据大小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分为四级,肿瘤直径超3厘米并压迫脑干的属于最高四级,高先生的病情正处此类型,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
精准“拆弹”,多学科联手挑战高难度手术
多学科MDT讨论。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区域,解剖结构极为复杂,除脑干、小脑外,还有众多重要神经和血管穿行。手术关键在于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神经功能,避免术后出现面瘫。
面对挑战,大神经外科副主任文帅主任医师组织团队联合神经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讨论,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通过高分辨率MRI扫描和CT影像精确评估肿瘤情况及与周边关系,并制定周密预案。
手术当日,神经外科团队采用枕下左侧乙状窦后入路,充分暴露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术中全程用精密神经电生理监测仪探测、区分肿瘤和神经,成功保全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手术顺利,术后高先生恢复良好,复查显示肿瘤无残留,面神经功能Ⅰ级。
早诊早治,为生命健康护航
术后查房。
听神经鞘瘤虽为良性,但随体积增大,手术难度呈指数级上升。神经功能保留是听神经瘤手术的金标准。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如同为手术装上 “预警雷达”,让医生在切除肿瘤时能“听见”神经的诉求,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
宁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提醒,听神经瘤多见于30至60岁成年人群,早期症状隐匿且进展缓慢,易被忽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单侧听力下降、耳鸣持续超两周、听力下降伴晕眩或头痛等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切勿掉以轻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守护健康,避免遗憾。如有类似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让专业医生帮您排查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英
编辑:李香枝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