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独居老人因忽视血糖异常出现糖尿病足,在家中过去一个多月才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被迫截肢保命;七旬糖友因忽视对糖尿病足的护理,3年内发作两次糖尿病足,痛苦不堪,治疗花费了大量钱财;古稀老人3年抗骨质疏松治疗,终结因骨折手术6次的噩梦……这些病例折射出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背景下,超3亿中老年群体面临的内分泌代谢健康危机。
近日,记者探访湖南省重点专科——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探究他们助力中老年人科学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根本之道。
培养造口人才,切实解决糖尿病足患者愈合难题
我国是糖尿病人大国,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还有一半的人是糖尿病前期病人。然而,糖尿病非常隐匿。
湖南省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内分泌代谢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周卫东告诉记者,不少人血糖不是特别高,不会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典型症状,有些病人是因为看别的病(如女性外阴瘙痒、男性性功能不好、头上长疖迟迟不愈、泡沫尿等)或动小手术意外发现的,更有病人直到出现眼底出血、糖尿病足、肾功能不全等糖尿病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此时糖尿病病程已经进展很多年了,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周卫东在给门诊患者看病
“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远远不够。有位90多岁的独居爹爹,因血糖没控制好,出现了糖尿病足,在家待了一个多月才来看病。耽误太久了,最后截了肢。”该科护士长、国际造口师梁玉兰说,糖尿病足就像烂苹果,外面看起来还好好的,但里面往往已经烂得很深了。糖尿病足坏得快、好得慢——通常2—3天就可能出现脚趾发黑,而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使得患者足部血运很差,伤口很难长好,往往治疗费用高昂。“我们不厌其烦地教育每一位糖尿病病人,对脚的护理一定要到位。因为糖尿病足的住院时间以月为单位,费用以万元为单位,致残率高,常反复发作,而且把脚趾头截掉,病人双脚平衡也被打破了。”梁玉兰说。
主管护士刘英在给糖尿病足患者换药
为了切实解决糖尿病足患者的实际问题,10多年来,科室多次安排人员去湘雅医院、省肿瘤医院、北京空军总医院等脱产学习,目前不仅擅长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患者,也可收治本院或外院的压疮病人、手术后伤口久不愈合的病人,效果很不错。
一位来自娄底的糖足病人,在省内三甲医院做了糖尿病足修复手术,出院后,伤口总是裂开,十分痛苦。其在北京的女儿咨询北京的内分泌专家,打算把父亲带到北京治疗,却被北京专家转而推荐到医院,找周卫东教授治疗。“当时我们看到老人脚上的线绷得紧紧的,先把线剪开。他的伤口因为一直没长好,里面又感染了,有很多脓性分泌物,最终通过中药和现代医学的结合,帮他把伤口治好了。”周卫东说,老爷子第三年下农田时,脚不幸被划破,又烂了,再次来到该院治疗。
内分泌科护士长梁玉兰(中)领衔的伤口换药小组
成立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高效协同促进防病保肢
在治疗糖尿病足上,内分泌科开发了中医特色——在中药熏洗、糖足生肌散外敷的基础上,结合保守锐器清创和现代医学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课题被长沙市卫健委评为中医重点课题。
据了解,该院的内分泌科还与血管外科、骨科、药学部组建了糖尿病足多学科协作的MDT团队,形成了“中药熏洗换药+保守锐器清创+血管介入+外科治疗”的整合治疗模式,从容应对各种类型的糖尿病足,大大降低了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建议血管已经非常狭窄,但还没有烂脚的老年人趁早开通血管,降低未来发生糖尿病足的可能性。”周卫东说。
长沙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成立糖尿病足MDT团队
“我们科每一位医生查房,都会反复给患者宣教:得了糖尿病,绝不是患者自己的事,而是关系一家三代人的健康。”周卫东认为,防治糖尿病,需要每一个家庭助力。因为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子孙后代没有科学的饮食理念和生活方式,糖尿病可能一代传一代。“有个患者60岁查出糖尿病,在这里住院;他儿子40岁诊断糖尿病,也在这里住院;孙女12岁,血糖也高。”周卫东鼓励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学好健康管理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把自己的血糖管理好,影响和教育下一代,让他们避免得糖尿病。
抗骨质疏松疗程化治疗,终结老年脆性骨折噩梦
周卫东指出,除了糖尿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很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也很常见,且这样的患者比单纯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更大。
“曾有位外地的女性来看糖尿病,我了解到她有经常骨折的病史——她自述大大小小的骨折记不清,但大的、要动手术的骨折就有6次。”周卫东当时就建议老人立即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每年打抗骨质疏松的针,同时补钙、注意防跌倒,这几年,老人遵医嘱坚持下来,再没有发生过骨折。周卫东呼吁绝经后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测一次骨密度。如果有骨质疏松,建议开启抗骨质疏松治疗,越早越好。
“骨质疏松最终的结局是脆性骨折,即非暴力骨折——患者在身高的体位下跌倒,甚至更严重的,咳嗽、翻身、端盆水就骨折了。其中,髋部骨折更是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周卫东指出,很多老年人发生脆性骨折,手术后没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又接连发生了第2次甚至第3次骨折,“很多人在发生第2次骨折时就没命了,如果首次骨折后立即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高龄再骨折的风险至少下降80%以上”。
不少老年人陷入一种认知误区,认为年纪大了,身高变矮、驼背是自然规律。“其实,老年人可以不变矮,可以不骨折!”周卫东介绍,抗骨质疏松治疗十分方便,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老年朋友们在无明确禁忌症的情况下,就可以打抗骨质疏松的针,轻松预防骨折。“药物都进了医保,可报销95%。”
12年磨一剑,助力内分泌患者打赢健康保卫战
自2013年1月开科以来,内分泌科坚持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亚甲炎、甲旁亢等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形成了鲜明的诊疗特色,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内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在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体重管理、甲状腺结节的微波消融、甲状腺细针穿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疗效。
周卫东主任在给患者义诊时,触诊患者的甲状腺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集体照
内分泌科开设减重门诊1年多,较多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后停药,最终实现了2型糖尿病的逆转。今年3月该科成立一站式、多学科合作肥胖专病中心,将进一步助力超重/肥胖病友科学减重,重塑健康人生。
周卫东教授提醒,老年人诊断甲减后,需终身服用优甲乐替代治疗,即使指标正常也不能停药。“因为如果不纠正甲减,会增加‘三高’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记忆减退、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不要以为自己吃了药就是患了大病,优甲乐就相当于你每天吃盐、吃饭、补维生素一样,是人体的必需品。你该庆幸现在可以用优甲乐替代治疗,过得跟正常人一样。”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
作者:刘惠 金浪
编辑:武维利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