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帅 长沙报道
2023年10月21日,首届湖南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开幕,吹响了湖南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号角。
2024年11月8日,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岳华院区,群贤毕至、群英荟萃,2024年度湖南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研修班暨国医名家大讲坛再次启幕。这一次,省中医药研究院依旧坚持由院士级大咖领衔10位名医名家组成导师团,为全省304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传道授业,持续打造湖南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第三驾马车”。
11月8日,2024年度湖南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研修班暨国医名家大讲坛在长沙举行。
据悉,这场高规格的研修班,起源于“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传承研修中心,一块落户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牌子”。它是湖南中医药系统重视人才工作的缩影,也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打造中部地区中医药科技创新龙头征途上的一份“特色卷”。
“名师引路”:打造中医药传承的“活水源头”
为破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师承难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精心搭建了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导师资源库,汇聚50余名院士、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这些导师不仅传授专科专病的“道术精髓”,更通过个性化“拜师”仪式与学员结成70余对师徒。
在精心打造的敬师堂内,为每位导师设计了个性化“拜师”仪式,并增设“引师”与“保师”角色,通过营造“尊师重道”的庄严氛围,深切地激发学员对师门的情感认同与归属感、强化导师对门徒培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深化师徒间的情感纽带、提升传承的品质效率。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中)和他新收的徒弟们。
“尊师重道不仅是礼仪,更是对学术精神的传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刘柏炎介绍,研究院还通过打造中医药文化走廊,以师承论、马王堆医学文献等元素,构建“立大德、习经典、崇名师、致远行”的文化育人空间,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中医药文化底蕴。
据悉,本次培训班不仅邀请到国医大师孙光荣主持授课,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尤昭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天津中医药大学胡镜清等众多享誉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亲临授课,课程内容既博大精深,又紧贴实际,兼具广度与深度。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探索人才培养的“湖湘模式”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带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是推动中医药学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指出,我们要传承与发扬中医药领域名家名师经验,深入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和实质,掌握中医药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推动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进而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研修班创新设计“5天理论+5天临床”的阶梯式培养机制,将经典研读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理论培训阶段,院士朱立国、名中医尤昭玲等专家围绕经典理论与现代诊疗技术展开授课;临床实践阶段,197名骨干人才深入医院跟诊查房,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个性化方案精准提升诊疗能力。
国医大师孙光荣主持授课。
身为学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心血管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肖长江感触良多:“本次研修班课程设置偏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邀请了国内著名中医专家如孙光荣、朱立国、刘清泉、尤昭玲等专家授课,专家队伍阵容强大,对于全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才强院:构建“神农人才”梯队,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融合经典传承与现代教育的研修班,并不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唯一亮点。近年来,研究院以“人才强院”为核心战略,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师承教育等多维度发力,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十四五”以来,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神农人才”工程,截至2024年,已遴选领军人才11人、学科带头人96人、骨干人才197人,初步形成“金字塔”型人才结构。研究院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培养与科研,并优化课题申报机制,推动人才与科研协同发展。此外,研究院还获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传承研修中心”,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历教育、基层专科教育形成互补,构建“学历教育—研修—临床”全链条培养体系。
通过积极探索“政-医-产-学-研”协同机制,2024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中部六省签署《中医药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建设“中医药创新联合研发中心”,推动资源共享与人才互通。同时,与湖南医药发展投资集团等企业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提供实践与创新平台。
人才培养的成效已体现在学术与临床领域。2025年1月,研究院附属医院主编的《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作为“十四五”规划教材出版,融合中西医前沿理论,成为国家旗舰专科建设的重要成果。此外,研究院承担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布《湖南道地药材目录》,推动马王堆医学等湖湘特色研究,为人才提供实践载体。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以人才现代化驱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中医药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现代化。湖南省科协副主席陈松表示:“湖南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医药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从敬师堂的庄重叩问到临床一线的躬身实践,从经典古籍的深度研读到现代科技的创新应用,从《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的出版到《湖南道地药材目录》的发布,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正以多元维度破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时代命题”。正如国医大师王琦所言:“这里既有‘三高’——领导重视、规格高端、学员高质,更有‘高收获’——学术视野的开拓与临床思维的升华。”
在中医药振兴的浪潮中,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不仅为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澎湃动能,更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着湖南智慧和湖南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医药人才不断涌现,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定将在世界医学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编辑:丁洵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