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揭秘中医|董克芳:关节守护者,无问中西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2024-01-26 20:33:1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月26日讯(通讯员 刘丹)如果说骨骼让人拥有运动的力量,那么关节则为人提供了运动的支点。人体一共拥有206块骨头,明确命名的关节有78个。小小的关节连接着坚硬的骨骼,让其得以活动自如。

关节疾病是骨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关节的健康与否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骨伤三科(关节、骨病)主任、副主任医师董克芳是医院第一个开展关节镜的医生,帮助无数患者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如今一年主刀关节镜及关节置换手术400余台;他坚持中西结合,积极探索疼痛管理,为术后患者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第一个开展关节镜的医生

2003年,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董克芳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工作,由于临床中接触的关节病患者较多,他渐渐对关节方向产生浓厚兴趣。2008年,医院骨伤科分化为脊柱科、创伤科、关节科三个亚专科,董克芳也因此留在了关节科。因为热爱,他主动钻研了解关节科发展前沿,成了医院第一个开展关节镜手术的医生。

00.jpg

董克芳带领团队做关节镜手术。

2009年,关节镜技术作为关节外科微创技术的代表,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关节外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可彼时在湖南并不普及,仅有一家医院开展。出于发展考虑,科室决定派医生进修学习,以便后期引进技术。此时董克芳早已从学术前沿研究中了解到,关节镜技术可以改变以往关节手术切口大、感染风险高、恢复时间长的特点,让手术在极小的切口下完成,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路,也能让医生通过镜下更深刻地、更直观地理解关节疾病的发生机理,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学科发展而言,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于是他第一个主动报了名。

2009年9月,董克芳前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进修,深入学习关节镜技术。201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科引进第一套关节镜设备,作为省内中医系统首家,董克芳也因此成为医院第一个开展关节镜手术的医生。回忆起当时的这个重要决定,董克芳仍然深有感悟,“很感谢当年自己的努力,如果没有在早期跨出那一步,没有那么早地学习开展关节镜手术,后面的进步也不会那么快。”

一旦确定了方向,董克芳便选择坚持不懈。2014年,他再次前往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学习关节镜、关节置换手术。2017年9月,董克芳担任关节科主任,大力推进关节镜、关节置换手术的发展,多次派出医生进修学习。如今,科室每年开展关节镜及关节置换手术600余台。

帮助更多的人重新站起来

关节疾病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患病者中,轻者会导致疼痛不适,重者则可能影响行走等正常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从医20余年里,董克芳一直在努力攻克关节疾病难关,帮助更多患者收获新生。

“来这里之前,我坐轮椅坐了几年,手术做了7-8次,为了看病,房子都卖掉一套,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可以重新站起来。”来自长沙的张红感慨地说道。十多年前,张红因外伤导致右侧髋关节股骨颈骨折,通过两次手术,做了股骨头关节置换,但却导致了人工关节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多年来,张红历经多次翻修手术,却一直反复感染,造成右腿短缩外旋、疼痛难忍,大腿处形成多个窦道,反复发烧流脓。2021年,备受折磨的张红几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董克芳。

11.jpg

董克芳在为年轻医生讲解关节镜技术。

张红的复杂经历让董克芳也大吃了一惊,但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他很快理清了思路。要解决张红的问题,必须要实现两步:第一,要取出原有人工关节,彻底消除感染,第二,要重新置入新的人工关节,而不再发生松动感染情况。2021年9月,董克芳带领团队为张红实施了第一次手术,术中把人工关节中松动的髋臼杯和断在骨头中的钉子取出,清除干净炎性和坏死组织,并用骨水泥制作临时占位器替代髋臼杯。第一次手术后,张红就能下床走路。出院后,每2-3个星期便复查炎性指标,并利用宏基因检测技术做了最后测定。

宏基因检测为阴性后,确保已经不存在感染,董克芳才决定为张红实施第二次手术。由于患者此前已经历多次手术,组织结构已经很不清晰,骨头的缺损部位也很多,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董克芳术前用3D打印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了模拟重建,术前做好精细规划。术中董克芳选择置入比原来的直径更小的髋臼杯,并置入定制补块,填补患者髋关节处因多次手术、多年磨损造成的骨头缺失,确保了假体与患者髋关节连接的绝对稳定。消除了感染,实现了关节的稳定,张红的病情也完全好转起来。术后一年,张红丢掉了轮椅和拐杖,可以正常走路和生活。“董教授改变了我的命运”,张红感慨地说道。

22.jpg

董克芳查看患者的片子。

来自株洲的潘奶奶对董克芳的高超医技同样有发言权。潘奶奶因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双腿内翻呈O型,仅能坐轮椅,82岁高龄的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腔隙性梗死等疾病。今年3月,她慕名找到董克芳处,希望能实现重新站立的愿望。考虑到潘奶奶的骨关节炎已经到了晚期,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改善,董克芳决定为其采用手术方式,进行膝关节置换。

“手术最大的难度在于患者病情严重,双腿仅能弯曲二三十度,无法弯曲到手术需要的90度,且患者高龄、患有多种疾病,进一步加大了手术风险”,董克芳解释。术中董克芳坚持筋骨并重的原则,在松解肌肉、提升弯曲度的同时,尽量不损伤患者的软组织,也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在90分钟内成功为潘奶奶完成手术。术后潘奶奶恢复良好,已经能重新走路。

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无痛管理

董克芳认为,关节疾病并不致命,许多人之所以接受关节手术,只是为改善生活质量。只有患者手术恢复好了,才能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只有做好了疼痛管理,才能有效促进患者手术恢复。因此,董克芳十分注重运用中医优势实现患者的无痛管理。

“为预防术后常见并发症,我们共制定了身痛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当归拈痛汤、消栓饮、外用元冰散、补中益气汤6个方剂,此外,还运用了中药外敷、中医定向治疗等方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疼痛感。”董克芳介绍,目前在科室接收的病人中,中医治疗参与率为百分之百。

“中医骨伤科讲究筋骨并重、内外兼顾、动静结合、医患合作的原则,实际上这也与现代医学倡导的无痛管理理念相契合。”董克芳说,筋骨并重强调不仅关注骨头的损伤,也要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内外兼顾是指既要重视手术本身,也要注意病人整体情况,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动静结合意为既要注重骨骼稳定,也要坚持锻炼恢复;医患合作则强调做好患者教育,配合康复锻炼。总体而言,这四个原则都强调尽量对患者造成最小的损伤,不造成患者过大的痛苦。

骨伤三科接诊的病人中,仅有40%左右接受手术治疗,其他60%的病人均是非手术治疗,而针对非手术治疗患者,中医治疗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33.jpg

董克芳查看患者情况。

来自长沙望城的王女士今年50岁,因长期脖子痛、手麻来到董克芳处就诊,被诊断为颈椎病、网球肘。董克芳为其开具了桃红四物汤服用,并开具医院自制药化瘀镇痛贴予以外敷,一个星期左右,王女士的病情就完全好转了。“针对骨质疏松、骨关节炎早中期病例、慢性经伤等情况,不需要运用手术治疗的,可以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来解决”,董克芳说。

从医20余年,董克芳帮助了一批患者丢掉了拐杖与轮椅,见证了他们从不能走路到行动自如的欣喜,也收获了作为一名骨科医生的意义与价值。多年来他始终凭借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守临床,攻坚克难,从未想过放弃。他常言:“一个好的中医,既要充分运用发挥中医的治病优势,又要不排斥学习西医的先进技术,只要能解决患者的问题,无问中西。”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马婉华

本文链接:https://zyy.rednet.cn/content/646845/60/134823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