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宇杰(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
精气神,是老百姓的口头禅,也是书法家的笔下生辉,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也是我国社会生活的高频词,尤其与会议、文件等联用形成了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专有名词。这是一个词意引申的历史过程,本身具有社会化涵义。人类遇到难题,喜欢上溯轴心时代找智慧,并且从未空手而归。今天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从自身出发,探源溯流、回归医道,能不能大道至简、化繁为简,这是值得探讨探索的。
一、提升中医药自强不息的气力
常言道,精气神。但本文把起点放在气上,把气摆在第一位,是有逻辑的。中医药不论是大胆推测还是谨慎判断,其发展史都以千载为计,哪怕是在取缔中医的声音甚嚣尘上的极暗时刻也没有被消灭,自强不息是中医药的品质,这是历史逻辑。一个事物要发展,必须要生存,活着之于发展是“只有……才……”的关系、是必要条件,中医药求发展那就必须要“活一口气”,这是理论逻辑。那实践逻辑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补气。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正值春天,这体现了中国人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背后的是曾经经历过低谷、遭遇过寒冬。补气就是让瘪胎鼓起来,就是深呼吸,就是气沉丹田。气是生命的动力,必须要把动力提升。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发展中医药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发展中医药,必须要注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医药应用高科技体系、打造中医药发展高效能环境、构造中医药创新高质量平台,用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第二要益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命消亡往往是免疫屏障被攻破、失去平衡开始的,探索的过程是允许试错的,但这种错必须以不致命为前提。中医药要发展,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丢掉祖宗的发展、放弃根本的发展。不泥古应当提倡、尊古也应当强调,益气就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当前发展中医药,当在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下走中西医协同的路,打出政策供给、机制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组合拳”,实现姓中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完成人类医学新突破。第三要炼气。练好内功心法,耐得住缺氧、经得住醉氧,极大适应环境。这个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要锚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展中医药,让中医药“三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种资源”价值得到极大彰显,推动中医药文明成果时代标高、中医药文化发展乘风破浪。
二、提升中医药博大精深的精力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博大精深是中医药的又一品质。儒释道是中华文明的源流,而医道玄同。道家有种智慧,叫做反者道之动。博大精深,从中医药自身来看,博、大、深都为了“精”。从此出发,首先要聚精,这是相对“博”而论的,为了“博”,必须要“聚”。现代中医药,必须聚力做好产业这篇文章。事业崇高,其经济基础在产业上,丢掉造血机制,靠输氧输血活不长,能够养活人,就会让这个行业景气,就会令这个职业热门。中医药孕育于农业文明,农业自古是百业,中医药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极好试验田,要大力发展中药农业,把中药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将其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奋力发展中医药工业,补好社会化大生产这一课,与其相适应;要全力发展中医药服务业,让中医药融于日用常行,进一步聚焦,就是让人民群众看的好病、看得起病,以简便验廉的优势坚持公立医院“人民医院”底色本色。第二要养精,这是相对“大”而言的,为了“大”,必须要“养”。在国史层面来看,中医药在几千年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长期独领风骚的时期,历经了“富养”,也历经了进入工业文明后“技不如人”的“穷养”,富养厚植了德道,穷养塑造了坚韧,二者都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如何养?养正培大。养“一”,就是中医观一以贯之、道不能丢;养“上”,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乘势而上;养“止”,就是把握好度、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要防止资本在中医药上野蛮生长,最终实现养“正”,大可谓之大健康。第三要生精,这是相对“深”来看的,为了“深”,必须要“生”。春天是生发的时节,本固枝荣、枝繁叶茂,这一轮生长主要要完成现代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这一次“出山”要走得更远,要把中药资源普查向外延伸,站在全球看待中药资源,要把中医药智慧的种子播撒全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抓手。
三、提升中医药革故鼎新的神气
神,关乎精、关乎气,神气就是阳气正气,也是精神入神,是内心的外态,这就是心神。中医药以平衡为要,这个平衡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平衡,所以革故鼎新是中医药的品质之一。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中医药曾经过了一段低谷,而且险象环生、差一点被甩出去。因此首先要提神,做人间清醒以堪当大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根植性的原创,中医药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正所谓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清晰往哪里去,历史的昨天、现实的今天和未来的明天成“三点一线”以有的放矢,系统梳理清楚几千年的中医药史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这种历史应该是官修的,而不是野史和众说纷纭。要把状态调整过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自信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 其次要会神,这个“会”作两层解释,一是会聚,就是聚精会神,这一点前文已经谈到,在此需要强调就是以改革创新的来定义“聚精”,因为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二是领会,心领神会。如何得其法?改造我们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贯穿始终,要融入经常,这样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家庭生活及幼教就要播种,小教阶段要育秧,中教过程中要长苗,高教则注重成材,如此这般就有了真会的人、同时还有真信的众。中华民族老祖宗有种教育智慧叫文以载道,现在有人说是有学无科,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前的基础教育阶段,中医药知识、技术和文化要作为“必修课”“通识课”“兴趣课”,有计划有结构地分散到既有学科体系中去,不必也切忌单独成科,比如杏林春暖、橘井泉香可以进语文课本思政课堂,药用植物可以进科学、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导引术这些健身技能可以进体育课堂,有中医药资源禀赋的地方还可以进入乡土教材、进博物馆等,这样既能潜移默化,还能增强文化自信。
来源:红网
作者:熊宇杰
编辑:唐盈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