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编写启动仪式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3日讯(记者 肖帅 秦楼 丁洵)12月12日,《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编写启动工作会于长沙召开。该项目自筹备以来,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支持下搭建科研平台,成立“整理出版《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16种》事项”专题研究,目前该项目已纳入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电影局局长任晓山,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国医大师孙光荣,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曾清,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出席并讲话。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平安主持此次会议。
人民卫生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省社科基金规划办主任陈湘文,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陈学斌,省财政厅文化处副处长龚惠妍,省财政厅社保处副处长徐锐,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蓝兵及来自全国医学界及出版业界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所撰历史文献早于《黄帝内经》,省中医药研究院再担“马王堆医学研究”重任
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文物出土50周年。此次筹备整理出版《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一书将马王堆汉墓古医书修复编撰成册,形成阶段性成果,将成为我国目前第一本较为完整的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专著。目前,该书已被列为“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旨在将其打造成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古籍典范。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文献是我国中医史上最早的、最重要的医学经典古籍,据历史记载早于《黄帝内经》,具有很重要的医学价值。自上世纪70年代出土以来,根据马王堆汉墓书帛专家团队研究出系列医学成果,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启动会上,葛金文指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作为省人民政府直属的中医药科研机构,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创新链的中医药科研院所。作为本次编纂工作的牵头单位,将再次承担“马王堆医学研究”重任,在马王堆医学研究领域持续发力。
葛金文介绍,自2022年,省中医药研究院恢复独立建制以来,先后成立了“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马王堆医学专业委员会”“湖南省马王堆医学研究中心”,旨在全面开发马王堆医学的养生保健价值,并孵育药膳、养生、运动等系列产业,努力将马王堆文化打造成为湖南文化名片。
此次编纂工作作为开展马王堆医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省中医药研究院将以马王堆医学文化为轴,依托“研、医、教、养”优势技术群,打造岳麓山片区集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文化、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大健康城,带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对马王堆医学文化的活态传承。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主编葛金文教授、罗健教授颁发聘书。
出版将实现古籍文本影像化,力争打造中医古籍典范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马王堆医学”的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湖南中医名家李聪甫、刘炳凡、欧阳锜都曾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方》为依据,研发了古汉养生精、益龄精、养心定悸膏等系列具有汉方医药特色的汉方中药,其中古汉养生精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品牌。
此次编纂工作,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更是提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三部曲”出版方案:在出版《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线装本的同时,还将通过光影技术将马王堆医书内容进行深度提取和“活化”,摄制大型马王堆历史文献资料片《马王堆里的“活”医学》等工作,实现古籍文本的结构化、体系化和影像化。
启动会上,孙光荣指出湖湘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不论是马王堆出土医学文献,还是南宋长沙太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是湖湘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并从专业角度指出此次编撰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要让此书成为传世之作的殷殷期许;杜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将此次编纂工作形容为一把打开中医药文明宝库的钥匙,提出了构建“湖南中医体系”的宏伟蓝图;任晓山则站在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使命与高度,呼吁全体编委专家应力争将此书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古籍典范,为推动湖南乃至全国中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此次编纂的《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分为十六章,共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疗射工毒方》《房内记》《胎产书》《十问》《合阴阳》《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导引图》等篇章。每章分有导论、原文、原图、注释、解析、译文六节。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秦楼 丁洵
编辑:陈纲
本文为中医药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