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旗舰”领航 建设中部地区中西医结合高地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丁洵 2024-10-21 14:43:34
时刻新闻
—分享—

胸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微创切除肺部肿瘤手术。

一年一度的膏方节成为倍受三镇市民欢迎的“健康节”。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楼成为汉口菱角湖边的地标建筑。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

“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抓住历史机遇,坚持“西医做强大,中医做特色,中西融合求创新”发展战略,于2023年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

71年砥砺奋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医院已经发展为“一院五区”布局,获批国家区域康复诊疗中心、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医院现有国家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诊疗中心1个、国家优势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4个、省级质控中心7个,学科影响力辐射华中地区。

今年上半年,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8.8%,出院量增长10.6%,手术台次和介入手术量同比分别增长4.6%和23.4%。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活动、膏方节,三镇市民争相前来,好评如潮。

今年9月,康复科、老年病科、脑病科成功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此外,17名医师成功入选“湖北省时珍人才工程”项目。

2024年,院党委带领全院职工克难攻坚,锚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部地区中西医结合高地”的目标,持续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及优化国考绩效指标,不断深化学科内涵,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业务发展、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信息支撑六大体系,在机制建设、模式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打好“组合拳”,走好“赶考路”,当好“答卷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为“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紧跟国家战略

对标“国标”探索中西医协同新模式

10月20日上午,“武汉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分享对“中西医协同”内涵的认识和“旗舰”医院创建历程,与会专家称“深受启发”。

“医院蓄势待发之际,步入中西医结合的快车道,与历届院党委领悟中央精神、敢立改革潮头的劲头不无关系。”邱海芳这样总结。锐意改革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优良传统,从职工医院转型省属综合医院,医院自2003年起,卧薪尝胆、率先改革,逐步发展成为以西医为基础、以脑科为特色的综合医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遵照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示精神,于2014年更名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长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从西医为主到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的历史跨越。十年砥砺奋进,该院已成长为湖北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领头雁”。

而今迈步从头越。院党委始终创业初心不改,紧跟国家战略,再次抓住发展机遇,主动申报,接受硬件和软件的多重考核,从全国各大中医院、综合医院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于2023年3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联合批准,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建设周期为3年,未来目标是辐射并带动区域乃至全国整体中西医结合医疗水平提升。

“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这是国家对创建“旗舰”提出的“四有”要求。院党委对标“国标”,不断探索并完善中西医“融合”新模式,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之路上屡有创新之举,成效斐然。

打造优势专科

强基固本催生一批国家“旗舰”科室

“科学的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洪志华表示,医院将坚持“西医做强大,中医做特色,中西融合求创新”发展战略,遵循国家“四有”要求,从机制建设入手,从模式创新突破,从人才支撑发力,深化学科内涵,打造优势专科,进一步提高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

从西医起步,医院历经71年发展,已形成急诊重症救治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脑科中心、国家区域康复诊疗中心、中毒救治中心等六大中心,绝大部分手术实现了腔镜、介入微创治疗,现代放射技术设备更是造福肿瘤患者。

目前医院已形成以脑病科、神经外科、骨伤科、康复科等学科为轴线的脑病学科群和以职业病防治、化学中毒救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体检(治未病)等为轴线的公共卫生学科群。西医学科群的发展壮大为中西医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院加强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优势专科群。中西医诊疗临床能力不断提升,医院以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种诊疗能力为导向,优化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如康复医学科运用“滋水涵木”“补肾调督益智”针刺理论联合现代康复进行治疗,开展子午流注复元醒神针法等技术研究;老年病科开展“开阖六气针法”“全息脐针疗法”以及“重建反射弧疗法”技术研究等;肺病科针对肺胀病临床早期诊断率低、肺功能持续下降等难点问题,建立“促、防、诊、控、治、康”一体化诊疗。

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持续完善。医院遴选7个重点建设专科和15个重点主攻优势病种,组建中西医多专科协同诊疗团队,打造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耳鸣耳聋等20多个专病门诊;中医经典病房专家开展科室间协作、防治融合的中西医协同管理模式;开展院际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中医经典病房借助广东省中医院实力优势擦亮湖北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打破中医是“慢郎中”的刻板印象,在急危重症的抢救与康复中大量运用中医特色疗法。

强基固本,需要一个个“旗舰”科室作为支撑。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名单,该院康复科、老年病科、脑病科入选。此外,脑病等7个专科通过国家优势重点专科评审,康复科、肺病科、老年病科、急诊科、临床药学等获评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深耕中医文化

“双向奔赴”探索中医惠民湖北实践

10月19日,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在江汉区常青公园启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义诊台被市民打了围,耳穴埋豆缓解视力疲劳,穴位敷贴缓解颈部疼痛,杵针外治带来神清气爽……让人们切身体会中医适宜技术的神奇魅力。邱海芳书记表示,要相信文化的强大力量,让中医从深奥变得好懂,用“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奔赴。

近年来,医院护士团队全员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不仅在院内日常诊疗中发挥辅助作用,也成为传播中医文化的好帮手。今年9月,一名泌尿系结石乘客在列车上突发疼痛,该院4位护士长挺身而出,为患者进行耳穴按压,借助方便勺刮痧,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动上演了一堂中医科普课。

文化的熏陶和疗效的明确,使群众也在向医院奔赴。今年6月,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揭牌,患者不出诊室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这里药香四溢,针灸、火龙罐、刮痧等十八般武艺悉数“登场”,令患者直呼“过瘾”。

中医技术也渗透到常规的西医科室。一根微波消融针“轰灭”结节、肿瘤,房颤患者不远千里赶来接受心脏微创手术,102岁严重骨折老人重新站立,先天“折叠”的青年“长高”了十余厘米,农药中毒一家人获得新生,失明女童借助“针灸+高压氧疗法”又见天日……一个个中西医结合攻克急危重症的经典案例在此书写。

全国各地的名院名医奔赴而来。老一辈医学家领衔,在这里建成石学敏院士、张伯礼院士、马丁院士、岐黄学者方邦江、全国名老中医黄光英等九大名医工作室。近年来,岐黄学者王平在此专设工作站,经方大师许家栋前来收徒授业,岐黄学者方邦江定期开展教学查房,“中国微波消融大师”余松远与科室合作共建。

这里的人们正在克难攻坚,这里的景象一片欣欣向荣。“2024年无疑是最具活力的一年。”洪志华院长表示,一项项新措施严格落实,一个个新技术新业务高效展开、一支支中西医多学科团队迅速组建,共同向着中西医结合高峰高地发起总攻。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丁洵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医药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