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湖湘中医”进行关注
湖湘中医药发展大家谈⑥|保靖县中医院:凸显中医药服务特色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快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服务供给一体发展,有力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2月27日,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保靖县中医院党委书记张天松带来了医院的相关经验做法。
夯基础,筑牢中医药服务阵地
张天松介绍,近年来,保靖县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安排600万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逐年加大中医院人员工资、基础设施投入。
既有顶层设计,更有落地执行。
强化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
2015年整体搬迁后,该院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2.8亿元,先后实施中医院内科大楼、狮子堡病区业务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建筑面积扩增至达5.3万㎡,开放床位590张,配置80排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大中型设备100余台(件),有力改善了就医条件,基本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此外,该院持续强化医院“品牌”建设。积极推进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先后被认定为湘西州首家国家基层胸痛中心、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优秀单位。2023年,医院门急诊服务16万余人次,出院1.78万人次,手术2700台次。整体实力跃居湘西州县级中医医院首位。
强特色,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
张天松介绍,全院先后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州级重点专科4个。小儿推拿科、妇科分别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土家医小儿提风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和“土家医药筒滚熨疗法治疗痛经”特色技术示范门诊,两年来共收集1800余例病例,有效率达95%以上。此外,将中医外治项目、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医院各科室、各病种,年内中医药服务11.7万人次,占总服务人次的70%。
如何优化中医医疗资源布局,该院也有自己的探索。
依托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该院顺利完成“中医特色诊疗中心”“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基层惠民”行动。
同时,该院积极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专家、学科、管理“三下沉”,县域内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2023年升级打造4家旗舰中医馆、3个中医阁。不断拓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2023年,该院已在湘西州率先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充分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康复治疗等养护方式,提升康养老人生活质量,年内收治老年人200余人次。
重人才,激发中医药服务潜力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该院定期邀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等的知名专家来院建立名医工作室,2023年先后挂牌建立“胡响当”“欧阳志”“佘畅”“张军”“罗姣利”“段继新”等6个名医工作室,一对一传帮带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6名,真正做到了人才引进来、技术留下来。
同时,该院大力实施“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开展院校合作,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设立“西学中”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02人。抢抓长沙市中医医院对口帮扶机遇,完成中医药人才进修学习200余人次。
此外,该院全力培育本土专家。全院扎实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药特色技术传承等项目,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累计完成培训1200余人次。两名医师被湘西州卫健委认定为“土家医药筒滚熨法”“土家医小儿提风疗法”带头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切实的行动把此次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张天松说。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
来源:湖湘中医
编辑:redcloud